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世界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世界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随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资源紧张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已成为全世界建筑行业的共同追求。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节约世界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自然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它注重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
市场规模:绿色建筑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投资契机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显示:绿色建筑市场有望达到数万亿美元的规模。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迅速,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超越90%,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由400万平方米增长至100多亿平方米。
增长率: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随着各地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陆续展开,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增长迅速。
中国:制定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动绿色建材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一些地区,政府对使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建筑项目给予补贴、税收优惠或优先审批等政策支持。同时,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将绿色建筑标准应用于所有新的城市建筑,并继续推进绿色建筑的全面覆盖。
其他国家:如新加坡通过提供资金激励,鼓励建筑企业提升现有建筑的能源效率,并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纽约市也在积极地推进建筑物的碳减排计划,开始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建筑施加罚款。
技术创新:数字化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推动了绿色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高性能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环保型涂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仅仅具备更好的环保性能,还能满足更高的建筑要求和美学标准。
材料应用:低碳混凝土、再生钢和可持续木材等材料因其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新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大幅度降低碳足迹,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选择。同时,一些新兴的环保材料也开始受到青睐,例如以菌丝体为基础的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自愈合混凝土等。
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随着花了钱的人环境保护和健康的关注度逐步的提升,绿色建筑市场需求一直增长。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健康的建筑材料支付更高的价格,以创造更舒适、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消费者偏好:净零建筑对于环保意识强烈的消费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这些低碳、可持续的住宅和商业空间。
以山东省为例,该省是传统建筑业大省,近年来聚焦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好于全国2.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同时,山东全力发展智能建造,推进绿色建筑,建成绿色建材采信和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链主42家,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645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1.58亿平方米。2025年,山东计划新增绿色建筑1亿平方米以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绿色建筑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全面普及和大范围的应用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和困难。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
想了解更多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详情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投资契机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